深國交給了我的不只是四年的快樂時光|記在牛津的第一年
來源:好上學 ??時間:2024-03-27
作者簡介:黃日銘Sunny 2017屆深國交畢業(yè)生 現(xiàn)英國牛津大學大二學生 在Brasenose學院攻讀生化專業(yè)
畢業(yè)之后一直有跟國交的老師說,在牛津的生活跟國交好不一樣,一定要寫一篇文章讓大家了解了解英國大學跟印象中的有什么不一樣。而當我動筆開始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回頭一看離我第一次作為學生的身份到牛津,已經有快一年的時間了。
這一年可以說在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里面生活和學習,我見識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因此也成長了很多。牛津作為一個英國大學,和國交作為一個國內高中,雖然如大家所說一樣,國交的英制教育確實是能為大學做一個鋪墊,但文化和環(huán)境的差異,還是對我有著非常大的沖擊。不過無論如何,我還是會發(fā)現(xiàn),在國交的四年,還會是我在人生中不能缺少的四年。
入學儀式(Matriculation)時與國交朋友們一起拍照
在去年出發(fā)去英國之前,我給自己做了充足的心理準備,我知道大學的學習會有多緊湊,生活和文化會有多不一樣,但初到牛津的一周,在異國他鄉(xiāng)的生活還是給了我一個下馬威。
在國交的時候我會覺得自己是個非常喜歡社交的人,四年的時間不僅認識了幾乎所有同屆的同學,上下屆的好朋友也有很多。但在英國,這里的文化對每個人的社交實際上是默認的。換句話說,英國人并不會覺得我們所說的性格“主動積極”當成是一個優(yōu)點;他們覺得這是一個理所應當?shù)氖虑?。所以在剛到的新生周,可以看到身邊的人都,不夸張地說,在竭盡全力地認識所有能認識到的人。
Brasenose學院在最近一個官方統(tǒng)計里面喜提“牛津最友善學院”,這可不是浪得虛名的,因為學院里面,每個人都會希望盡快認識所有人,是所有每一個人。這樣的氣氛估計可能只在幾個學院里面會有,但也著實嚇到了我,畢竟英國人非常主流的一個社交方式是中國人并不特別適應的喝酒和蹦迪派對。跟外國小伙伴們社交需要我們跳出已有的舒適圈,所以我很慶幸在國交,我社交的舒適圈有擴大很多。
初中的時候雖然也有機會認識別的班或者其他年級的朋友,但主要還是在國交因為并沒有班的概念,以及有特別多能認識到其他年級的朋友的活動,所以在新的環(huán)境里,雖然不適應還是有的,但也還能過得比較巴適。
與同學院四屆生化學生一起吃飯
剛到牛津遇到的另一個挑戰(zhàn)是獨立的生活。好吧這個話題其實初中高中所有家長都一直在提,但到了牛津過上大學生活,才知道以前所謂的“獨立”生活其實并不獨立。到了宿舍才會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還需要在牛津找超市和百貨去買各種各樣的熱水壺啊吹風機啊,可去哪里買買什么牌子,這下就沒有爸媽告訴你了。
到一個陌生的國度生活,也才會發(fā)現(xiàn)去警局注冊、辦銀行卡等等這些以前都不需要做的陌生的事情,也得自己去做了。這些事情其實都十分簡單和瑣碎,但是加起來可也會占用不少的時間,尤其是在新生周滿滿的安排下,是會想有人可以幫自己做這些事情的。不過實話說,也就是離家生活了也才會有這樣的體驗和成長。
我家不在深圳,所以在國交的四年實際上也讓我有了一定的準備;其實過上住宿生活,也或多或少能夠體驗一下出國留學的滋味了。
在國外留學的生活的確并不容易,但作為一個國交的畢業(yè)生,事情其實真的會簡單不少。首先,因為國交每年都在往世界各地的名校輸送學生,所以每一屆的畢業(yè)生去了大學之后作為新生,很有可能會遇上也是國交畢業(yè)的學長學姐。本是同根生嘛,學長學姐都會特別積極主動,想要幫助新來的國交的學弟學妹的,畢竟高中和大學都能成為校友也是一種緣分。
而在一些國交畢業(yè)生多的大學(此處點名倫敦帝國理工),這個傳帶幫的組織是非常龐大的。所以,剛到陌生的環(huán)境,作為國交的畢業(yè)生,總能很快就找到自己在新環(huán)境里的第一個組織,直接跳過了其他人一般都需要經歷的融入中國人圈子的一步。不僅是精神上有了依靠,而且學長學姐也都非常樂于幫助我們解決很多生活上的學習上的問題,有些問題甚至會瑣碎到都不好意思問不熟的人,但是對自家的學長學姐總是很放心的。
其次,作為國交的畢業(yè)生,另一個我之前并沒有意識到的優(yōu)勢在于,國交的名聲已經打響全國了,所以經常會出現(xiàn)的是:一個國內高中去英國讀大學的人問我是哪個高中的,我說“深國交”,他就會回“woc大佬大佬”,留下我在風中凌亂的無限個掉在地上的問號。而更重要的是,會有人因為你是深國交畢業(yè)的,而直接就認定你是個學術水平和綜合能力都很強的人。好吧雖然是有王婆賣瓜的成分在里面,但是這樣的情況的確也是有出現(xiàn)的。
初到牛津時牛津國交人squad約飯
去年12月份與申請生化的國交學弟學妹吃飯
其中3個最后也來了牛津
講完了初到牛津生活上的新體驗,同樣重要的就是學術上的了。在國交呆了四年最大的好處之一就是,我有四年的時間去習慣全英文授課,和用英文去做所有事情。這一點還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即便如此,我在不同的教授開課的第一節(jié)課,都還是要用幾分鐘的時間去適應這個教授的口音。所以說,吐槽國交老師的口音歸吐槽,但是當你在大學遇上一些比如說來自利物浦的教授上課,你是會懷念雖然不好聽但至少聽得懂的Chinglish的。
國交授課強調的很多都是學術外的東西,會有很多各式各樣的project要做,而大學學習也是如此。英國大學(更不用說非常強調能力多元化的美國大學了)偶爾也會有一些poster和group work之類的任務,在國交學會的做這些project的能力是會有幫助的。一些之前沒接觸過的,比如說畫mind map之類的,甚至其實就是一些外國小伙伴的日常學習方式,所以在國交能接觸到不同的學習任務,起碼讓我沒在大學里面說接到一個任務但不知道要做什么。
另外,過去四年一起吐槽的深圳國際自學學院,實際上也有鍛煉到一些能力。大學學習真的非常強調自主性,教授不會盯著你學習,不做作業(yè)也沒有特別大的后果(因為真正計分的只有一兩場大考試);往更細的說,教授其實沒有很關心你能不能聽懂(或者說他有沒有講懂)知識點——事實上,課上講的東西基本是不可能立刻弄懂的,所以課后的自主探究和復習,其實也包括課前的主動預習,會是拉開人與人差距的關鍵。
跟國交一樣的是,在考試之前沒有人會帶著你復習把要考的知識點都過一遍,甚至說考試前一周還會在上新課。牛津的上學時間是3個學期,但是每個學期都只有8周,接著就會有6周的假期。聽到這個的人都會說“你們假期怎么這么多啊”,但是每次我的回應都會是,如果要我上第9周的課,我大概就會猝死了吧。因為在這一年24個星期的時間里,牛津生化系要學的內容,比其他大學更長學期要學的還要多很多。但一年下來,勉強應付了所有的學習任務之后,回頭一看才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有這么大的潛力,超越了自己很多次。
過去一年用到的參考書,當然不是每一頁都要看,但閱讀量還是非常大的
一次海報任務中得了獎獲得的巧克力
像國交一樣,平常的日子除了上課之外就是社團活動的時間。牛津有一個官方認證的中國學生會(oxfordcs,主要是面向本科學生的,平常也會辦一些類似于國交SGT、NYC這樣的活動。
因為在國交就是學生會和Prefect的成員,所以到了大學我也非常主動地參加了這些活動……的搬磚,后來在新一屆選舉里面也當選了副主席,接下來一年又會負起更大的責任。所以說在國交的四年是為我現(xiàn)在包括將來的生活做了很好的鋪墊的,畢竟不是哪個高中都能給學生這么大的自由發(fā)揮的空間,而且全國也就國交一個高中能讓學生在新年晚會上跳猥瑣舞了。
同時我也參加了其他的一些社團,平常的確也會占用一些時間,有時甚至會是一整個晚上或一整個周末,但是如果時間能安排好,這樣的活動會讓生活變得充實,而不是打擾了日常的生活。在國交我也有遇到一兩次需要我1、2點睡覺的日子,好吧說實話到了牛津之后1、2點睡覺是常事,但是3、4點睡覺我也只試過一兩次,所以還是很滿意了(所以說為什么如果牛津學期有第9周估計要猝死了)。
和牛津中國學生會成員一起舉辦Singing Competition
參加全英華人商談社團活動,圖為在倫敦帝國理工參加決賽場景
最后來說說大學的足球,詳細的內容之前我寫過一篇推送了。這一年下來我真的很慶幸能在繁重的學業(yè)之余維持到我這么多年的愛好,不管是踢球還是看球,都有找到不同的組織。因為在國交有受到比較好的訓練,來自美國的Tom和英國的Stuart都讓我見識了國外足球訓練的風格和水平,所以在牛津參加學院院隊的比賽除了自身硬實力不夠之外,其他方面比如說戰(zhàn)術和場上交流還是可以搞定的。
去英國之前有球迷朋友羨慕我說看球終于不用熬夜了,去之前我也覺得挺好的,去了之后才發(fā)現(xiàn)因為球賽集中在周六下午,所以反而經常因為有事要忙所以看不到球!(經常非常心痛地省下看球的兩個小時時間)但必須要說的是,即便大學再忙,能保持自己的愛好還是很能給生活加點料的。
Brasenose學院足球隊合照,今年遺憾地與升級失之交臂
我的大一牛津生活也差不多就是這些亮點,很充實收獲也很多。我也能發(fā)現(xiàn),很多事情也真的是在國交的四年鋪墊下來了,我才能在大一這一年有這些收獲,要不然光是應付學習都非常夠嗆了。所以我也才說,國交給了我的不只是四年的快樂時光,沒想到還有畢業(yè)之后的未來。
大學跟高中真的非常不一樣,所以如果你現(xiàn)在還正在讀國交,請你一定要好好享受在國交的時光,你可能沒想過,但是能有機會睡很多懶覺,需要應付的任務只有作業(yè)和考試的生活,可能只剩下這一段時間啦。
今天,我以國交為榮;明天,國交以我為傲。
前半句是這樣的,后半句我們都在努力中。
從牛津最高的圣瑪麗教堂俯視前方的博德利圖書館,左邊就是Brasenose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