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留學與美國留學有什么不同?過來人的血淚經驗總結!
來源:好上學 ??時間:2024-03-25
出國留學的國家那么多,為什么會有人選擇美國?有人選擇英國?除了同屬于世界發(fā)達國家、一流院校較多之外,英國留學與美國留學又有什么不同呢?如果你正在為去美國,還是去英國,而犯愁,不如看看過來人(學哥、學姐們)的經驗分享!
美國大學與英國大學的區(qū)別
1.學制上差異
英國留學生:在英國,本科普遍是三年,碩士則分為授課型和研究型,授課型研究生為一年,研究型兩年。學生每學期可以修的學分和課程是固定的,學制短、含金量高一直都是英國留學的重要優(yōu)勢之一。
美國留學生:在美國,本科通常是四年,碩士兩年,且大多數院校實行學分制,修完相應的學分即可畢業(yè)。
2.學校性質差異
英國大學多數為公立大學,除了大家所熟知的牛津,劍橋兩所,還有處于第二梯隊的大學也都是不錯的選擇。
美國作為擁有世界上最多高等院校的國家,雖然學校實力參差不齊,但相較于英國的確擁有更廣的選擇面,美國著名大學、老牌名校皆為私立大學,比如常春藤盟校等等。
3.入學條件差異
英國留學生:英國的門檻無論在推薦信、學術背景要求都比美國更靈活一些。對于硬件條件不過硬的童鞋們,可以選擇進入大多數英國學校都會提供的各種形式的預科進行學習,念一年再升本科。
美國留學生:美國方面,是沒有預科的,只有稱之為橋梁工程的語言學習。這樣學生如果其他成績不過關,進入美國大學的機會就很渺茫。
小幫妹提醒:現在以特朗普為首的美國政府,由于實施過度的本土保護主義措施,美國留學生實習機會難度增加。
4.教育體制差異
英國留學生:英國大學主要主張專業(yè)教育。學生在進入大學一年級即選擇主修專業(yè),之后則會側重于專業(yè)進行專項的學習。
對于已經確定自己未來的專業(yè)方向的同學,去英國留學可以進一步加深對于本專業(yè)認知和應用,且能夠為以后的就業(yè)工作打好基礎。
美國留學生:美國大學里講究通識教育。許多院校在專業(yè)課之余還會要求學生選修不同學科例如人文,社會和自然科學的課程來滿足畢業(yè)要求,拓展知識面。同時學生在大三之前甚至不需要選擇專業(yè),可任選感興趣的課程體驗進而選擇適合自己的major。
對于興趣廣泛,仍然在不同專業(yè)之間猶豫不決的同學,美國這種換專業(yè),轉學分方便,且提倡綜合發(fā)展的大學就是你留學的不二之選。
5.留學費用差異
美國學校間的競爭使得各大學需從軟件硬件多方面完善校園設施來吸引學生,這當中也包括為優(yōu)秀的學生提供獎學金等等。所以,雖然留美的費用相對于英國要高,但是美國院校申請到獎學金的機率比英國大學要高。
學哥學姐“過來人”經驗分享
英國留學與美國留學除了上面這些差別之外,美國留學黨與英國留學黨之間,也存在一定差別,比如:
@chen stella:
留美的覺得留英的都是借著留學去游歐洲的玩咖富二代……
留英的覺得留美的都是想通過留學死賴在美國力爭逆襲的屌絲.……
@keren:
幾乎所有留歐的同學都變成了時髦星人,女生裙子短靴小風衣,男生西裝襯衫小皮鞋~
而留美的……都變成了好廚子……滾圓滾圓……(扎心)
@sanfeng zhang:
竟然沒人吐槽德國?
留德的同學常常說留學英美的都是高帥富,學費貴啊什么的。而自己則是窮屌絲,因為家里付不起學費才來德國。其實留德更多的是被吐槽難畢業(yè)。
常常我們更喜歡吐槽自己:
當我們上完語言班時,留學英國同學碩士畢業(yè)了……
當我們準備去實習(也許還沒實習)的時候,留學美國的同學碩士畢業(yè)了……
當我們終于寫完畢業(yè)論文了,很多英美的同學博士都畢業(yè)了……
特別是在以前還只有diplom的時候,帶著孩子上學是很常見的。我美國的同學常常黑我說:等我畢業(yè)了去德國找你玩啊~
玩什么啊!你讀的可是博士啊!
好吧,更常被人黑的是,在你花了大量精力驕傲地掌握了德語之后,找工作時,忽然被問到:Can you speak English?
然后,你懂的…………
留德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斯坦利:
留歐:我今天開了200公里,橫穿了5個國家……
留美:我今天開了兩千公里,都不一定出州……
@于百威:
在美國讀了7年PhD的,有很多一輩子都沒去查爾斯河對面看一眼;在歐洲學個1年的master,剛上一半就把歐洲玩遍了……
@馮琛:
美國沒讀過學位,但是在倫敦讀過一年Master。說幾句自己的親身感受吧。
首先說明,如果就一般留學生活來說,留美留英的學生在生活軌跡上其實沒有什么太大差別??傮w都是有課上學校,下課宅宿舍,周末逛超市,打折看電影,同學齊做飯,Deadline前趕論文。
但確實有那么一些人能夠體現出兩國的差別,從源于英美兩國生活的本源,說白了,英國生活,特別是倫敦,最迥異于美國的特點就是瞎講究。如果說美國生活的最終奧義是舒適,英國生活的最終奧義是體面。
所以,來英國的學生整體氣質本身就偏浮華,加之普遍家境較好,很自然就會給人遍地富二代的感覺,其實是三人成虎。
是不是英國學生學業(yè)壓力就更低?當然不是,我的同班有不少人本科來自哥大和耶魯,閑聊中他們覺得英國大學的教學方式和美國不同,但都很累。在英國的大學里,老師講解所占比重更大,而美國更看重自學和交流。
很多人誤以為老師講得多自己就可以少看書少看paper,反正不用像美國那樣天天準備發(fā)言,進而得出英國上學輕松的結論,殊不知我們專業(yè)要求的閱讀量一點不亞于美國學校。
從另一個角度想,英美學生互相吐槽何嘗不是對彼此生活的渴望呢?美國學生說英國學生裝,也許心里也憧憬著大英博物館和Mayfair的下午茶;英國學生說美國學生土,十天半個月見不到太陽的小伙伴們,其實也很憧憬加州的陽光,以及滿是A&F店員的Malibu海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