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上學,職校招生與學歷提升信息網。

分站導航

熱點關注

好上學在線報名

在線咨詢

8:00-22:00

當前位置:

好上學

>

職校資訊

>

留學專業(yè)

孩子考上名校,就是父母教育的成功嗎?

來源:好上學 ??時間:2024-03-22

現在看著在大學讀書的兒子,依然是一地雞毛的爛事兒。而他所追求的和我所期望的根本不一致,也常常讓我很懷疑:這個娃是自己養(yǎng)的嗎?自己的教育,有多少在他身上起了作用?

這是一位母親對于教育的反思。她的兒子非常優(yōu)秀,在耶魯大學就讀期間還成功申請到前往劍橋學習的機會,但她認為學業(yè)上的成就并不能定義一個人的成功,也因此更加無法定義父母教育的得失。

畢竟,成長是一輩子的事。

作者 | 吳筱瑛

轉載 | 夢想中的那片藍

好久沒寫了,正好趁著最近天熱懶得動干點兒正事。好幾個主題,不過想想最近高考季剛結束,中考擇校剛剛開始,又有家長來找我問一些事情,那就還是先寫?zhàn)B娃這件事兒吧。

最近幾年,因為兒子上了個好大學,母憑子貴,有了種種機遇和“教育”相關的事情沾邊。于是,經常就有了這樣的對白:

作為牛娃家長,您來談談孩子的成功教育吧。

哪里,哪里,我家的哪里算什么成功?

你這教育還不成功,什么算成功啊?!

不好意思再辯解,但我心里真的是越來越惶惑:什么是成功的教育?考上一個好大學?找到一個好工作?還是自食其力、事業(yè)有成?作為家長,我們怎么檢驗自己的教育是成功的呢?

幸好這事兒,我媽比我更有發(fā)言權。

前幾個月我們家裝修。雖然我們是如假包換的真母女,但裝修過程依然難免雞飛狗跳。某一次,我氣急敗壞地跟我媽發(fā)完脾氣,我媽則一針見血、毫不留情地指出了我在個性、習慣上的種種缺陷后,我突然說了一句話:“那還不都是你教的?!?/span>

頓時,萬籟俱寂,天地無聲,話題終結。不過,我相信我媽內心里一定有千萬匹羊駝在飛奔,她大概在努力追憶:到底是哪一個環(huán)節(jié)出了錯,養(yǎng)出了我這么一個不懂事的閨女。而我,除了后悔,卻在那一個時刻突然想明白了:啥成功教育啊?

作為父母,也許只有到了自己閉眼那天,才能給自己做一個評估:我養(yǎng)的娃到底成不成。再差點兒,也要等娃人到中年,看他如何面對生老病死、世態(tài)炎涼后,才敢說自己的培養(yǎng)有沒有太大問題。上個學,哪怕是大學,這才哪到哪兒啊??茨敲炊嗳硕及炎约旱牟恍覛w功于原生家庭,而其中的不幸基本跟學業(yè)無關,就更可以知道:以娃的學業(yè)來判斷父母教育成功與否是件多么可笑的事情。

不過,現在看著在大學讀書的兒子,依然是一地雞毛的爛事兒。而他所追求的和我所期望的根本不一致,也常常讓我很懷疑:這個娃是自己養(yǎng)的嗎?自己的教育,有多少在他身上起了作用?

結果上個月去上海,和小徒弟歡歡的一次聚會,讓我多少看到了我在娃身上打下的烙印。

歡歡現在也是兩個娃的媽媽了,我倆的話題自然也離不開養(yǎng)娃的艱辛。歡歡問我上小學的大娃該如何輔導學習,我跟歡歡說:重點是養(yǎng)成習慣。通過好習慣有了正反饋,他自己就照著做了。比如,為了讓兒子養(yǎng)成做題本的習慣,我吼了他兩年,最后他終于自己主動做了。再比如,他中考前,我告訴他必須要把分數drill down到每個環(huán)節(jié),找到自己真正的問題所在,才能有效提高。后來,我發(fā)現他在準備SAT考試時也是用這個方法去發(fā)現問題的,效果還挺明顯。

歡歡聽了頻頻點頭,我卻又有點兒心慌了。因為,我突然想到,在所謂的習慣培養(yǎng)上,我其實從來都不是和風細雨、啟發(fā)教育,常常都是命令式的:“為什么還不寫錯題本?!”“你必須……”,就更不用說曾經的語言暴力“你要不是我的兒子,我才懶得管你!”甚至“你咋那么笨呢”這樣的絕句在某個階段也是常掛嘴邊。至于我自己的種種陋習:拖延癥、隨遇而安不上進,更是已經被他看在眼里。

如果好的習慣是我?guī)椭B(yǎng)成的,那當他某一天回顧起自己的弱點、缺陷時,會不會也回我一句:還不都是你教的。

那天歡歡還問了我另一個問題:該不該強求孩子做事情。

她說的案例是她二娃練琴的事兒。

她說從小受夠了命令式教育,所以她下決心啥事兒都要跟娃商量,充分聽取孩子的意見。于是,每次娃彈琴前,她都要征求一下娃的意見:咱們該彈琴了,好不好?雖然她無比期待一個“好”的答復,但依然時不時地被回一個“不好”。自己相信的理念總得堅持啊,所以娃練琴就成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狀態(tài)。

這種“不強求”的苦惱,到了今年幼升小的面試時候更是表達的淋淋盡致。

二娃在考場有了一個想法卻又沒有直接表達,哭鬧之后要求她去滿足,歡歡充分尊重了娃的意見,最后被老師批評為沒有規(guī)矩。歡歡很困惑地問我:師傅,尊重娃的意見不對嗎?這種時候,到底該怎么做呢?

話說,那個時候我腦子里也一片空白,我相信如果是我的本能,大概壓根就不會想到尊重娃的意見這件事兒。我記起好多年前大學的好哥們聽說我逼著娃練琴時,對我的指責:練不練是他的興趣,你不應該逼他。

我的回復是:你沒娃,所以根本不懂。練琴必須逼,因為沒有主動練琴的娃!不過我又想起高中好友跟我分享的他的教育心得:小孩子需要規(guī)矩,也需要適應。當你讓他開始/停止做某一件事的時候,給一個緩沖期才是重要的。

所以,那天我和歡歡討論的解決方案就是:和二娃商量的事應該是以后還練不練琴,每天練多少,而不是現在該不該練琴。但如果練琴,每次練琴前應該給娃一個緩沖時間,比如:再玩五分鐘,我們該練琴了。目前還不知道這個方案實施效果如何,小朋友是否買賬。等我以后有時間問清楚了再匯報。

不過,促使我最終寫下這一篇的是昨天在網上看到的某學校高一家長的建議書??赐曛?,我真的是大吃一驚:現在家長們的參與感是不是也太強了。隨便抄幾條給大家看看:

作業(yè)和答案不要僅僅發(fā)在學生微信群里,也可發(fā)家長班級群或公共郵箱;

卷子盡量打印出紙版發(fā)給孩子做;

學校加強對新高考升學政策的研究,吃準吃透;

營造比學趕幫的學習氛圍,以勤學刻苦為榮,以懶惰懈怠為恥;

真的想象不出高中的家長,還要了解娃子有什么作業(yè),還要指導學校如何教學。而這個學校,還不是以雞娃著名的海淀區(qū)學校,并且據說在今年的高考中理科平均成績高居全市第二。

后來,我跟一群娃媽朋友們說:如果是我提意見,大概最多就是建議學校做到有規(guī)則的情況下嚴格按照規(guī)則管理。規(guī)則不合理的,可以再議。因為,這是培養(yǎng)孩子尊重規(guī)則、形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手段。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海淀某個以自由著稱的學校風格:玩兩年沒關系,最后一年努力就好了。

我們都說高考最公平,但這么綜合看下來,貌似美國入學申請更合理:考核GPA,每一次作業(yè)、每一次考試都是成績的一部分,讓孩子們知道人生沒有那么多偶然,而是要一步一步踏踏實實。

我家領導以前經常掛嘴邊教育我的話:取乎其上得其中,取乎其中得其下,取乎其下無所得。就像我們常說的,做事先做人,其實學生也是如此:成績是其下,習慣是其中,性格是其上。對于高中生來說,如果學校家長關注的只是成績,最多也就是個好成績,而且多半還不可得。還不如讓他們養(yǎng)成好的習慣,當然,最好培養(yǎng)出吃苦耐勞、不怕挫折的個性,剩下的才會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所以,整理了一下,我發(fā)現作為家長,所謂子女教育就是做好手頭該做的事情;至于結果,還真不是一個學校、一份工作就可以定義的。因為,成長本身就是一輩子的事情,不管是孩子還是家長。說到這里,特別推薦我最近看的一本書和一個視頻。

推薦的書是《Mindset》,中文譯名《終身成長》,對應的視頻是哈佛的幸福課》(《積極心理學》)。感覺這本書好像是這個視頻的補充閱讀,因為所講的理念及其相似。比如,關于表揚孩子,現在大家都知道要表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他的智力。

視頻里解釋了原因:智力是無法改變的狀態(tài),單純的肯定智力更容易讓孩子產生壓力:會因為害怕失敗而不肯進行嘗試;而努力則是動態(tài)的,孩子不會因為失敗就輕易否定自己??隙ㄅ?,就是一種塑造心理(即成長性思維)。而在書里,又進行了進一步闡述,特別解釋了虛假的成長型思維:雖然應該根據努力而不是結果去評判孩子,但結果并非完全沒有意義——如果努力了但結果卻始終不變,不能避而不見,而是需要幫助孩子分析努力的方向和方法。

當然,看這個視頻也解答了我的一個疑惑:為什么積極心理學這門課是從哈佛這樣頂尖的學校開始流行的。那里的學生難道不該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學生嗎?聽著教授在第一堂課的自我介紹和課程介紹,我再一次確認了前面的觀點:進入名牌大學絕對不是判定教育成功與否的標準,更不是判定幸福生活的標準。既然每個人都是從被教育到自我教育的過程,那么成長不斷、教育不止。

關于中考后:

如何精準選擇國際高中或普通高中?

在各國際高中課程中,怎樣挑選適合孩子的課程?

孩子如何利用暑期時間,無縫銜接國際高中課程學習?

如果你還有更多疑問

歡迎添加小幫妹咨詢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間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5 vxtrzf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聯(lián)系我們 | 浙ICP備202301878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