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安全依戀關系對孩子的重要性
來源:好上學 ??時間:2023-07-27
幼兒在遇到困難時,不能積極嘗試和面對困難,表現(xiàn)出生氣和沮喪。
學齡兒童總是欺負其他孩子,總是堅持自己的玩法,不能和別的孩子共同玩耍。
上初中的孩子在參加夏令營時不能很快結(jié)交新朋友。
談戀愛時過分嫉妒,過分依賴,頻繁戀愛分手或者同時結(jié)交多個浪漫伴侶。
……
以上這些狀況,可能很多人都遇到過,但是不管是孩子所表現(xiàn)出來的問題,還是成年人所遭遇的情感問題,很多科學家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都可以追溯到嬰幼兒時期,其根源是沒有建立安全的依戀關系。
建立安全的依戀關系讓孩子懂得愛與被愛,讓孩子明白這個世界并不是黑色或白色,好的或壞的。建立了安全依戀關系的人,不會要求其他人是完美的,他們會理解人性的復雜。他們遇到不好的感情經(jīng)歷時會更懂得如何面對,如何繼續(xù)生活而不是不停抱怨。
其實,每個人在了解到這一點的時候都很受震撼。因為作為父母,我們總是關心孩子的智力發(fā)育,而且對智力發(fā)展的關心遠遠勝過對他們情感需求的關心。我們會想盡一切辦法讓孩子掌握盡可能多的技能,而往往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感受。
孩子和父母的情感模式一般有三種
大多數(shù)父母愛孩子,但是并沒有教育自己去觀察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足夠的愛讓孩子成長。當孩子在學習時遇到困難退縮、當孩子不能與其他孩子正常交往、當孩子不懂得如何愛與被愛的時候,父母是否知道這些其實根源于嬰幼兒時期孩子的情感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呢?如果你了解了這一點,你還會認為,孩子的智力發(fā)育是第一重要的嗎?
美國的心理學家瑪麗·愛因斯沃斯(Mary Din*ore Salter Ainsworth)的觀察記錄方法為依戀關系的理論雛形奠定了基礎,后人在這個基礎上不斷完善這個理論,將依戀關系分成了三種類型:安全的依戀關系;焦慮-矛盾型關系;回避型關系。
安全型關系(securely attached)。媽媽在這種關系中對孩子關心、負責。體驗到這種依戀的嬰兒知道媽媽的負責和親切,甚至媽媽不在時也這樣想。安全型嬰兒一般比較快樂和自信;
焦慮-矛盾型關系(insecurely attached:ambivalent)。媽媽在這種關系中對孩子的需要不是特別關心和敏感。嬰兒在媽媽離開后很焦慮,一分離就大哭。別的大人不易讓他們安靜下來,這些孩子還害怕陌生環(huán)境。
回避型關系(insecurely attached:avoidant)。這種關系中的媽媽對孩子也不很負責。孩子則對媽媽疏遠、冷漠。當媽媽離開時孩子不焦慮,母親回來也不特別高興。
當孩子的看護人可以始終及時用合適的方法回應孩子的需求時,孩子與看護人之間就可以建立安全的依戀關系。
孩子的看護人對孩子的苦惱沒有反應,制止孩子哭,只讓孩子自己獨立解決問題,這種情況下,孩子與看護人之間會產(chǎn)生回避的依戀關系。
孩子的看護人對孩子的反應不一致,有時忽略孩子,有時回應孩子,通常在孩子對看護人表示依戀時,看護人才有回應,這種情況下,孩子與看護人之間會建立矛盾的依戀關系。如果孩子的看護人恐嚇、干擾、阻止、否定孩子的行為等,通常與各種形式的虐待有關,這種情況下,孩子與看護人之間會建立紊亂的依戀關系。
不同的愛讓孩子發(fā)育出不同的情感模式
父母應該都是愛孩子的,但愛的不同方法讓孩子有了不同的情感發(fā)育途徑,就像戀愛婚姻關系,我們深愛對方但如果愛的方法不對也會讓對方痛苦萬分。父母對待孩子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受到父母本人情感經(jīng)歷的影響,缺乏安全依戀關系的父母往往很難與自己的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戀關系,首先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對父母來說更加重要。
始終及時用合適的方法回應孩子的需求,這個簡單的建立安全依戀關系的方法并不容易做到。首先,“始終”意味著看護人的行為要前后一致;其次,“及時”意味著在孩子有需求的時候要立刻做出反應;最后“合適的方法”至關重要。在采用“合適的方法”之前,看護人要觀察到孩子的問題、體會孩子的心情、理解孩子的行為、尊重孩子的狀態(tài),然后才可能選擇“合適的方法”,如果沒有這些前提條件,看護人不可能找到“合適的方法”來回應孩子。如果看護人“始終及時”地制止孩子哭泣,“始終及時”地批評孩子的行為,安全的依戀關系也很難建立。每個父母都是不同的,每個孩子也都是不同的,“合適的方法”需要父母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才可以找到。在合適的時間選擇“安慰的語言”,“肯定和鼓勵”、“表達理解”、“擁抱”等通用方法,應該可以成為建立安全依戀關系的基本準則。
以上就是好上學為大家?guī)淼母改傅陌踩缿訇P系對孩子的重要性,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標簽:父母的安全依戀關系對孩子的重要性??